腸道毒素使腸胃道發炎

【腸道毒素使腸胃道發炎】

腸道毒素會讓放屁、大便很臭,但真正嚴重的是毒素會不斷刺激黏膜,使腸胃道發炎,因為是慢性發炎多數不被察覺,偶爾以腹瀉、悶痛表現。

如此持續一段時間,原來緊密的腸粘膜障避細胞,就因為長期慢性發炎而孔隙變大。

 

 

腸道壞菌產生毒素

''腸漏'',顧名思義,就是腸子會漏,問題是怎麼會漏呢?腸道中本來存在著數以百種的壞菌,我們又恰好生存在一個自有人類以來,高蛋白飲食取得最廉價的時代,甚至比青菜水果便宜,只要一點點的錢,天天有魚有肉可以吃。而葡萄球菌、類桿菌這類細菌中的壞分子,又特別喜歡高蛋白食物。因此牠們在腸道內大量繁殖,也大量產生代謝物,正是所謂的毒素

 

 

 

 

腸道中的毒素讓人放屁恨臭、大便很臭。這還只是表象,真正嚴重的是這些毒素會不斷刺激腸道黏膜,使腸胃道發炎,因為是慢性發炎多數沒有症狀不被察覺,繼續快快樂樂吃著巧克力、餅乾、花生、炸雞排。當腸壁細胞緊緊相密時,只容許胺基酸通過,空隙變大以後,那些沒有被分解胺基酸的短鏈胜肽---分子量大約在在5KD到10KD的小胜肽,就直接通過孔隙,從腸道''漏''出去,滲入血液然後在各器官亂竄。這個大小的胜肽很容易引發免疫反應,造成過敏反應

 

母體有腸漏症候群,他所吃進的花生、蝦子、螃蟹、雞排等等,未消化完全的蛋白質很容易進入羊水或奶水,換句話說,嬰兒一出生就喝到含有花生蛋白的母奶,就很容易引發過敏氣喘。成人也是一樣,如果有腸漏症候群,血液中容易有一些外源蛋白質,這些外援蛋白質,很容易成為過敏原,也容易引起人的過敏性疾病自體免疫性的疾病

 

補充益生菌不僅能夠讓我們的腸胃道免疫細胞多接收益生菌的刺激,促使免疫系統均衡的發展,也可以減少腸道壞的細菌,以及壞菌所引發的慢性發炎反應,降低腸漏的現象,這樣一來,過敏原不容易侵入人體,過敏的發生率自然降低

 

 

 

作者 / 許庭源 醫師

•台灣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國立台灣大學微生物免疫學博士

專業經歷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住院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副教授

•兒童過敏免疫學會理事

•台灣過敏保健協會理事

•國際知名臨床研究文期刊JCI審稿委員

研究成果

•全球第一個發明過敏DNA疫苗的基因療法取得美國專利,該論文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

•台灣第一位使用生物晶片探討過敏性氣喘中醫寒熱症型與基因表現的關係

•台灣第一位提出不同乳酸菌菌株有不同功能,並將其商品化,並取得美國及台灣專利

•台灣第一位建立以塵螨蛋白誘發氣喘動物模式來研究氣喘新藥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