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是重要的屏障

【腸道是重要免疫屏障】

自體免疫疾病,是免疫系統錯打自己人,攻擊自身組織和器官,例如紅斑性狼瘡、I型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潰瘍性結腸炎、多發性硬化等。

腸道是重要免疫屏障,失衡的腸道細菌會使得機體分不清好人還是壞人。

 

 

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但是知道“僵直性脊椎炎",因為陪伴一堆人長大的天王周杰倫得了這個病。很多人在讚歎他的才華橫溢,也會被他和疾病長期鬥爭的頑強所感動,這類自體免疫疾病是相當難纏的。記得醫學院上學的時候,診斷學老師講到這一類疾病的時候會提醒我們,當臨床上多個難以解釋的症狀同時出現,想想有沒有可能是“自體免疫性疾病"。這是一個含括了 200 多個病種的大家庭,因為是免疫系統的錯誤攻擊,所以很多時候都會累及全身多個臟器或部位,使得病情診斷撲朔迷離,而治療效果也是差強人意,和僵直性脊椎炎一樣,較為常見的自體
免疫性疾病還有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I 型糖尿病、橋本氏甲狀腺炎、潰瘍性結腸炎、多發性硬化等等。它們又和我們的腸道菌群會有著什麼關係呢?

 

 

 

 

有學者對比了 2000 年後至今,在全世界各國感染性疾病(以結核、甲型肝炎和旅行者腹瀉為例)和自體免疫性疾病(以 I 型糖尿病和多發性硬化病為例)罹病率之間的關係,兩者很清楚呈現出對應關係,即前者的下降伴隨著後者的攀升,而且這種攀升在近年來幅度不斷增加,更讓人擔憂的是,後者的發病年齡下降,發展到了更年輕的患者身上。這種情況在鄰近的中國尤為顯著。
為了排除氣候、種族差異造成的上述現象,研究者來到了俄羅斯和芬蘭邊境上的卡列利亞共和國(Karelia),它是俄羅斯聯邦的一個自治共和國。當地人和芬蘭人屬於同一種族起源,語言都相通,又在同一氣候條件下,只是由於歷史原因,分別屬於俄羅斯和芬蘭兩個國家,其社會和經濟環境不盡相同。以工農業為主的俄羅斯卡列利亞共和國,其國民生產總值僅為“西方化"的芬蘭的七分之一。但是在這裡的 I 型糖尿病的發病率明顯低於芬蘭。

 

衛生假說提到的增加感染可以降低得到自體免疫病和過敏性疾病的風險―病原體、寄生蟲和腸道共生菌等微生物,可刺激身體的免疫調節,對自體免疫疾病能夠起到防護作用。芬蘭良好的衛生條件破壞了我們的自然免疫力(Natural immunity),還是那句話,不乾不淨,反而不生病(過敏性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但這和腸道菌群又有什麼關係呢?

 

假說終究只是假說,只是對現象的解釋,因為人們無法給出任何因果性的解釋。2008 年,為解開經濟相對發達的西方社會日益增長的自體免疫性疾病之謎,來自美國布羅德研究所、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和阿爾托大學的科學家們,順著上面的線索,研究了來自芬蘭、俄羅斯卡列利亞共和國和愛沙尼亞三地 200 多名,年齡從 1 個月到 3 歲嬰兒糞便樣品中的微生物基因體。
這三個國家彷彿為腸道菌群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活生生有關社會經濟環境影響的實驗室,如上所描述,之所以加入愛沙尼亞,也是考慮它在遺傳、氣候和人口組成上較為一致。而在經濟實力上,芬蘭明顯優於俄羅斯卡列利亞共和國,愛沙尼亞在兩者之間。在自體免疫性疾病― I 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也是芬蘭明顯高於俄羅斯,愛沙尼亞居中。而這些嬰幼兒糞便的腸道菌群有顯著差別:芬蘭和愛沙尼亞嬰兒的腸道微生物組以擬桿菌(Bacteroides)為主,而俄羅斯卡列利亞共和國嬰兒在生命早期含有更多的雙歧桿菌。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有益的雙歧桿菌!它們的細胞外膜上,有一種分子,會抑制免疫系統的過度活化。因此,在俄羅斯的孩子身上,他們的免疫系統受到了較強的控制,而芬蘭和愛沙尼亞的孩子這種控制作用會弱很多,無法有效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從而誘發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發生。不難看出,腸道菌群在整個過程中,扮演的是人類生命早期的免疫教練角色,它對免疫系統的發育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研究者解釋道,在芬蘭和愛沙尼亞嬰兒體內,擬桿菌占主導地位,他們的腸道菌群沒有在免疫上的提供良好訓練,這讓他們更容易免疫亢進,產生強烈的發炎反應。

 

腸道菌群不僅在生命早期訓練我們的免疫系統,隨著年齡增加,在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腸道菌群紊亂在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發病中也起著關鍵性作用。腸道是我們很重要的免疫屏障,失衡的腸道細菌,會推波助瀾,使得機體分不清“好人"還是“壞人",開始對自身組織或抗原失去正常的免疫耐受能力,大量自身抗體錯誤識別並攻擊自身組織,導致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在最新的不同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益生菌及益生元的應用研究中,都不斷傳來各種臨床研究證據的好消息。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中,連續使用 8 周乾酪乳桿菌(L. casei 01),干預組的疾病活動評分較對照組明顯下降,衡量發炎程度的腫瘤壞死因子、間白素 -6、間白素 -12 等也都得到控制。

 

 

 

作者/呂春美 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後中醫學系醫學士

•國立成功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博士班

專業經歷

•整合醫學協會理事長

•社團法人台灣細胞免疫醫學會 常務監事

•德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九禾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光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經典著作

•坐月子地圖

•越喝越美麗

•無飢餓脂切法

•個人化益生菌-精準化醫療時代的選擇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