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保健(六):如何吃出有效的益生菌(生活飲食篇)

上回告訴了大家想要吃出有效的益生菌,在選擇益生菌上是有小撇步的喔!這次呢,其實還有一個潛在性的部分是大家很容易忽略的,就是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也是會影響你使用益生菌的效果!我一樣整理出幾條經驗法則分享給大家:

  1. 服用益生菌的最佳建議時間為早上空腹或晚上睡前半小時。
  2. 若同時有在服用西藥、科學中藥、感冒藥、成藥、抗生素時,注意要間隔2小時。
  3. 服用益生菌時可以搭配果汁或牛奶一起服用,若是方便嬰幼兒食用,可以搭配最常喝的ㄋㄟㄋㄟ一起服用,注意要沖泡牛奶服用,請將牛奶放涼至室溫後,再加入益生菌,注意溫度不可高於45℃。
  4. 避免同時搭配咖啡、茶類、酒精、氣泡飲料等刺激性飲品,以免影響益生菌之功效。
  5. 建議益生菌必須每天持續食用,改變細菌叢生態到建立優勢菌種環境,至少需6個月左右。
  6. 使用益生菌的當下,請避免攝取高熱量高油脂精緻糖類的食物。
  7. 高溫會影響益生菌的活性,建議平常可以冷藏存放益生菌。

大部分的益生菌對胃酸與膽汁的耐受度較差,很容易受到胃酸與膽汁破壞失去活性,而失去活性的益生菌到達腸道是沒有辦法發揮它的效果(定殖在腸道並建立優勢菌叢),所以要盡量選擇避免胃酸與膽汁的破壞的時段服用,但若本身腸胃功能不佳者(例如:胃酸分泌過多、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空腹攝取感覺不適,也可以調整成隨餐一起服用。

有研究指出,高脂飲食會使腸道菌相失衡,使腸道內雙歧桿菌(好菌)減少,嗜脂陰性菌(壞菌)增加,壞菌本身或其分泌物質會引起身體的免疫系統的發炎反應,可能會誘發引起脂肪肝、肥胖等疾病。而大多數人的飲食型態,如果是外食者,還是會偏向高油脂飲食,所以這也會導致腸道菌相趨近於好菌減少,壞菌變多。因此關鍵就在必須要持續益生菌的補充與攝取,調整腸道菌叢,讓好菌變多,壞菌變少。

攝取益生菌進入到腸道後,到調整腸道的菌相趨近於好菌變多壞菌變少,是一個過程,需要的是時間,單只是幾天的攝取,並不能馬上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從腸道建立起優勢菌種後,腸道環境已轉變成利於好菌生長,後續才會開始調整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態,這時候對於症狀的改善才會感覺越來越明顯。所以補充益生菌,要有改善至少要3個月,鞏固腸道的健康狀態,至少要6個月。

文/李新陸 營養師 圖/DuoVita編輯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