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科學新主流:個人化益生菌

近年常聽許多醫師感嘆提及:「現代的醫學其實還不夠精準」,為什麼呢?

因為現行的醫學診斷和治療大多是針對「標準化病人」設計,這種「標準診斷和治療策略」雖然在許多病人非常成功,但對某些病人卻仍無法奏效,因為這種概全式的診斷和治療忽略了病人的個體差異和疾病的異質性,因而有了精準醫學的誕生。台灣精準醫學學會對「精準醫學」的定義是:「在針對病人體質差異和疾病的異質性的特殊考慮下,所訂定出來的疾病診斷、預防和治療策略。」簡單來說,就是針對個人量身訂製的新醫療方法,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的年齡、性別、基因、血型、病史、微生物菌相、新陳代謝及環境暴露等因素,互相整合分析後,給予客製化的健康防治策略,而個人化益生菌就是在精準醫療的基礎下研發誕生

益生菌是對人體健康有正面效益,可以提高人體健康狀態的活性微生物,安全性很高,影響人體健康範圍也很廣泛,包含腸道消化、免疫調解、調整過敏體質、促進新陳代謝及大腦心理的運作等。然而益生菌種類多元,隨每個人基因和體質不同,適合的種類亦不相同,同一種益生菌不可能適合所有人,也無法解決所有問題,想要吃出效果,可針對個人需求與體質量身訂做,透過自體免疫細胞比對,找出最適合個人的益生菌種,精準、快速的調節自身免疫功能,針對病症有效調節。國外已有許多臨床研究顯示,個人化益生菌確實能有效的緩解不同症狀的過敏,如過敏性鼻炎、氣喘、濕疹和異位性皮膚炎,甚至是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蕁麻疹、乾癬和紅斑性狼瘡等都能得到改善
 

益生菌也能作為免疫系統調節療程的輔助治療方案?

台灣益生菌之父-許庭源博士指出:「益生菌療法就是吃進大量的外來生物,讓免疫系統啟動,去激活免疫力。」而人體有75%的免疫細胞位在腸道,透過大量的益菌刺激,可以活化免疫反應,達到免疫平衡。「過敏」是身體對外來抗原所產生不平衡的免疫反應,若免疫平衡,過敏自然得到調節。

由此可之,對於過敏的病人來說,除了長期靠藥物控制之外,有沒有其他的替代療法?答案是肯定的!只要選對益生菌種,不僅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效果,也能減少用藥的劑量和頻率,對於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有多年精準醫療經驗的京禾中醫診所院長-陳博聖醫師也指出:「中醫強調辯證論治,從體質的根本去調節疾病,與個人化益生菌的概念不謀而合,根據個人的體質來量身訂做適合的益生菌,對於免疫調節的臨床治療大有幫助。」
 

要如何訂做個人化益生菌呢?

使用口腔黏膜採檢,送到實驗室提取個人的免疫細胞,再使用專利微流體生物晶片技術比對各種益生菌種,找出一種最能提升個人血液中的間白質10(IL-10)或干擾素INF-γ的菌種,再鎖定此菌種進行培養,等到培養到一定數量後,即可製成「個人化益生菌」,進行口服療程。
 

經過臨床證實,透過服用為個人量身訂做的益生菌,效果幾乎達100%

個人化益生菌就像口服疫苗一樣,可以透過服用適量的益生菌,讓這些好菌在體內繁殖更多好菌,持續改善體內環境。個人化益生菌與市售益生菌最大的不同,在於個人化益生菌已經透過實驗室確認篩選出此種益生菌株對於受試者的免疫功能有明確的效果提升,給予適量補充,讓好菌強勢定殖於腸道,長期補充並持續整個療程,發揮最強的免疫調節效果,精準、快速且事半功倍,效益遠勝過亂槍打鳥的嘗試市售多種益生菌。
 

體內好菌多,腸道健康,人就不易老!

除了持續服用益生菌外,建議從生活作息、飲食習慣調整,以便塑造適合益生菌繁殖的良好環境,效果才能更持久。平日養成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的正常生活作息、維持三餐定時均衡飲食、避免過度的食用高油、高糖、高蛋白與刺激性的食物,多攝取蔬菜水果等含高纖維食物;另外規律運動、適當紓壓,避免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的生活,讓體內壞菌沒有反擊的機會!

 

文/安禾診所 王姵勻 藥師 圖/DR.HSU編輯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