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性的未爆彈:大腸癌

大腸癌!?近期聽聞藝人罹癌的消息,其中最年輕三十多歲因大腸癌逝世的,有些人可能會疑惑覺得怎麼會這麼年輕就罹癌了,大多數可能認知癌症應該是到了老年才會有的狀況,但其實大腸癌已經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了,幾年前,這個癌症在國內癌症十大死因中排名是末端的,但短短的近幾年間馬上躍居榜首,我們需要好好的檢視這個潛在性的未爆彈。

大腸癌真正令人細思極恐的地方在於,早期大的腸癌幾乎沒有症狀,一旦出現了症狀,再被檢查後常常往往已經是第三、四期以後了。而第三期的大腸癌治癒率直接砍半剩下不到50%,所以才會聽到醫生說「好好地把握剩下的這幾年」類似這樣的話出現。根據國健署的推測,由於大腸癌篩檢率下降,全台至少有1100多位大腸癌還沒有被診斷出來,接下來病情持續惡化的狀況就不難想像,如果有以下的症狀出現,持續一段時間,請馬上就醫檢查:

注意!有這些症狀,該去看醫生了!

  • 便血
  • 排便習慣改變:突然或逐漸發生腹瀉、便秘
  • 大便形狀改變:細條狀,有黏液
  • 腹痛:持續性的腹痛、腹脹、痙攣
  • 腹部有腫塊
  • 排便完後總覺得沒有大乾淨
  • 莫名原由的體重減輕
  • 貧血:覺得疲倦、虛弱
     


研究統計指出,七成的大腸癌患者會發生排便習慣改變,在排便習慣改變的情況下,同時出現血便的人有23%是大腸癌、同時出現貧血的人有24%是大腸癌,或者同時出現前兩者的人則有46%是大腸癌。建議可以留意自身的排便狀況是不是與平常有所不同,排便次數增加?大便的質地變稀變軟、變細?是否有血便?注意是否出現腹部腫脹的狀況?如果有出現,可能腫瘤已經很大了,一定要馬上就醫檢查。
 

文/李新陸 營養師 圖/DuoVita編輯部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