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益生菌適合台灣人
【本土益生菌】
從台灣人腸道分離出來的益生菌,較能適應台灣人的腸道、飲食、營養代謝途徑、防禦系統。
外來種益生菌,容易水土不服,無法在台灣人體內存活。
功能益生菌平台
什麼是功能性益生菌?過去的益生菌,通常都是被用在乳製品的發酵,製作成乳酪、優格,人類因食用這些乳製品而健康長壽,較少生病,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般人對於益生菌到底對人體產生甚麼作用概念十分模糊,頂多認為他有幫助消化和排便功能。而我致力發展的功能性益菌和一般益生菌不同,我把目標放在針對不同症狀篩選出特定菌種,食用這些特殊菌種,可以調整特定問題。
例如說Lactobacillus Paracasei調整體質降低敏感反應,Bifidous Longum能夠抑制壞菌幫助腸胃道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功能性益生菌。
功能性益生菌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對的菌種,因為每一種菌種的本事都不同,就像奧林匹克選手一樣,有人擅長馬拉松,有人擅長推鉛球,有人可以撐竿跳,有人可以百尺跨欄。當然十項全能選手,可是如果真的要和鐵餅選手比鐵餅,那鐵定贏不了。因此找到最佳菌種就是功能性益生菌的真諦。
而建立菌種庫是篩選功能性益生菌的第一步,有了菌種庫才能去篩選最佳菌種。一開始我就選擇走''本土路線'',建立本土菌種庫,不向國外菌種庫購買菌株。主要考量益生菌與宿主的關係是共同演化的,也就是說益生菌能夠定居在台灣人腸道,這需要漫長時間、一點一滴的適應與改變,要演化出能夠粘黏在台灣人腸道細胞上的受器,要能適應台灣人的飲食內容,演化出適當的營養代謝途徑,還要能適應台灣人的腸道環境及防禦系統。
如果是從台灣人的腸胃道分離出來的益生菌,就能確定它可以在台灣人腸道存活定殖,才能發揮它的功能。如果是外來菌種,有可能水土不服,無法在台灣人體內存活,就沒有什麼價值了。
因此我花了半年的時間,和醫院的腸胃科合作,利用大腸鏡從腸道中取出部分組織,再從這些組織中分離、培養益生菌。利用益生菌生化代謝的特性,以選擇性培養基初步分離篩選出益生菌,也就是從只有益生菌能夠生長,而其他雜菌不能生長的培養基,挑選出益生菌株。半年內我收集到300多株益生菌,初步建立本土菌種庫。
為了確認菌株種類,這就相當於知道菌株的姓名,必須建立一套方法來鑑別菌種,當時台灣大部分的實驗室都是利用傳統的生化鑑定法,包括政府設立的菌種庫。但是生化鑑定對於種種源鑑定只具有參考價值,因為微生物在不同的環境下,有可能改變生化代謝途徑,因此生化鑑定並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為了科學求真,要求研究員建立益生菌的分子鑑定法----16S核醣體RNA鑑定法,這是我們參考許多外裹所發表的文獻後我設計出來的,準確性較高。有一回我們把菌種送到台灣菌種中心鑑定,得到的結果與我們自己已分子鑑定,最後證實我們檢驗結果是正確的,台灣菌種中心也因此給予更正。所以我們必須建立一個菌種功能篩選平台,以便挑選出最佳菌種。
作者 / 許庭源 醫師
•台灣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
•國立台灣大學微生物免疫學博士
專業經歷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住院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所副教授
•兒童過敏免疫學會理事
•台灣過敏保健協會理事
•國際知名臨床研究文期刊JCI審稿委員
研究成果
•全球第一個發明過敏DNA疫苗的基因療法取得美國專利,該論文發表於知名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
•台灣第一位使用生物晶片探討過敏性氣喘中醫寒熱症型與基因表現的關係
•台灣第一位提出不同乳酸菌菌株有不同功能,並將其商品化,並取得美國及台灣專利
•台灣第一位建立以塵螨蛋白誘發氣喘動物模式來研究氣喘新藥